1984读后感

     关于乔治奥威尔的两部书,相比小品似的《动物农场》,《1984》看起来却没那么轻松。文章虚构一个地球上某个三足鼎立时代。大洋国内,一个由英社党掌控的国家机器,对内,内党统治阶级通过愚昧底层群众,洗脑外党党员,来达到千秋万代的统治。对外,国家之间进行连绵不断的战争,来达到对内高压的理由。这个社会不发展经济,人类维持在基本的生活线即可,不进行阶级斗争,群众和党员有着明显的分界线。国家如机器,个人是零件。当有人要反对这个体制的时候,会被思想警察进行洗脑。
 
     深夜读此书,不禁引发我许多思考。奥式的乌托邦看似荒诞可笑,实则寓意颇深。大洋国的人类放弃对世界探索,反而去追求人类集体的稳定。恰似两千年中华封建文明,封闭的中国,稳定意义远大于发展。如书中描述三个阶级一样,中国自古便有,皇权贵组,文官武将,农民工匠三个金字塔阶级。特别之处在于,通过科举,士大夫和农工阶级有上升通道。通过武装叛乱,宫廷政变,文臣武将和皇权贵族也有这样的通道。而大洋国的英社为了维持万世不便的统治,切断了上升通道。区别在其使用的手段,令人生畏,是通过极其高压的思想监控实现的。
 
     《1984》对于我的震撼,不在于奥氏出彩的阶级分析,而在于实现阶级稳定的灭绝人性的荒谬手段。政权对人民的洗脑为手段,以此来达到巩固自身的目的。如果这个目的是光明神圣的,手段偏激一些也可以原谅。如果目的的肮脏龌龊的,那这个手段也就显得十分卑鄙无耻。人性都是有污点的,适当的洗脑是必要的,但过分的干预个人思想,则是恐怖的。
 
     任何一个我所知的意识形态都是以精英来领导的,这一点毋庸置疑。真正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因素是少数强人,而非劳苦大众。经济是生产资料再分配的过程,而政治是生产人力再分配的过程。一个强力的少数人的集权阶级,有利于生产资源和生产人力的高效调度,提高了行政效率。但是,如果权力过度集中,也过分依赖统治阶级的素质和道德。苏联之所以衰落,是斯大林后长期的庸人政治的结果。
 
     以皇权为宗之国家,皇帝贵族择精英共同统治。但天下苍生生活取决于皇帝个人贤愚。奉民主之说为宗诸国,赋予人民在精英中挑选统治精英的权利。民众的选票也是监督统治阶级行政能力的筹码。但倘若民众乌合之众,很容出现妖言蛊惑之徒窃取高位,或统治者一味媚众求名,一味嘴炮,却难有实际作为。而奉马氏之说为宗之诸国家,则是精英集团内定统治的精英,倘若统治阶级内部腐败,所托非人,人民群众难以监督,则容易祸生于内。私以为对于一个政权,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保证权力的正确移交。所以,不同意识形态,行政方式大同小异,区别在于监察、选举方式。如果《1984》的目的是一个倡导人人平等的乌托邦,那是愚蠢的。如果只是抨击统治阶级的为富不仁,那又是无用的。《1984》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一场悲剧,来描述一个人类社会难以解决的顽疾,可怕的在于到目前为止,人类没有办法彻底完美解决它。
 
2016年10月26日于无锡